导航

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正确姿势”

时间:2017-03-25 21:30  来源:中国法院网   作者:郭敏娜   点击:411次

  毕业季将至,春招在即,不少用人单位打算辞去之前不能胜任工作或者用着不合领导心意的老员工,重新招兵买马,让本单位在新的工作季继续开拓业务、获得更多利润。在辞退老员工或者招聘新员工时,用人单位需要注意一些法律问题,防止因为不熟悉《劳动合同法》,或者对其了解不全面,让本单位走上仲裁或者诉讼之路。

  试用期内,不能随意解除劳动合同

  某机械设计公司新招聘了几名刚毕业的大学生,并与之签订了劳动合同,约定试用期为3个月。由于刚入职,缺乏经验,在试用期间,几名新员工偶尔会在工作中出现一些小错误。因此,机械设计公司以几名新员工不符合录用条件、不能胜任本工作为由,将其全部解雇。被解雇员工不服,因此提起劳动仲裁。裁决作出后,机械设计公司不服,诉至法院,由于该公司不能提供证据证明这几名员工不符合录用条件,最终驳回了该公司的诉讼请求。

  法官释法:

  从我国《劳动合同法》第39条规定来看,“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另外,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谁主张,谁举证”原则,用人单位以劳动者不符合录用条件与其解除劳动合同时,需要提供充足的证据证明劳动者不符合录用条件,没有劳动者与录用条件不符的相关证据,不能随意解除劳动合同。一些用人单位认为试用期是考察员工表现与能力的过程,如果用人单位对处于试用期的劳动者不满意,随时可以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在此特别提示用人单位,在与处于试用期的员工解除劳动合同时,一定要提供充足证据来支持您的主张。

  女职工“三期”内,并非绝对不能解除劳动合同

  某投资公司招聘法务助理,要求之一是具有法律职业资格证A证。有两年法务经验的的焦某前来应聘,但焦某提出其证书丢失,正在申请补办,同时焦某提供了自己法律职业资格证的编号。结合其在面试中的良好表现,以及两年法务的工作经验的考虑,投资公司相信了焦某的话。由于投资公司的特殊工作要求,部分工作内容需要具有法律职业资格证A证的人员来完成。试用期内,焦某一再表示很快会办好资格证,但直到三个月试用期临近结束,其证书也没办好。后经查证,焦某只是具有法律职业资格证书的C证,并未取得A证。于是,投资公司要求与焦某解除劳动合同。焦某告知投资公司,其已经有孕在身,公司不能将其解雇。

  法官释法:

  《劳动合同法》第42条规定:“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不得依照本法第40条、第41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四)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注意:这里没有规定不能依据第39条解除合同。也就是说,如果女职工有劳动合同法第39条情形之一,虽在孕期、产期、哺乳期内,用人单位仍可依法解除劳动合同:

  (1)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2)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3)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4)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5)有欺诈、胁迫或乘人之危之行为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6)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因此,“三期”不是女职工的“三大法宝”,在符合法定情形时,用人单位仍可解除劳动合同。焦某虽处于孕期,但是其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因此投资公司可依法与其解除劳动合同。

  内部规定解约情形,不一定能解除劳动合同

  吕某在某公司从事销售工作,年底考核时,吕某的销售额低于公司的内部规定数额。于是,某公司以吕某违反公司内部销售规定为由要求与其解除劳动合同。吕某表示,自己一直以来努力工作,没有任何人向他提及公司有年底最低销售额的规章制度要求,且往年亦未规定最低销售金额。因此,吕某不同意解除劳动合同。最终,经过劳动仲裁后,双方进入诉讼程序。由于某公司不能提供证据证明已经将最低销售额的内部规定告知员工,也无法证明已将上述规定在公司内部进行过公示,因此法院判决某公司败诉。

  法官释法:

  即使用人单位内部规章制度中对解约情形作出了规定,如果规章制度的制定未履行民主程序及公示,即未经全体职工讨论,没有与职工代表平等协商,未向劳动者在公司内部公共场所作出公示,或者未告知劳动者,基于该内部规定作出的的解约行为仍可被认定为违法。

(作者单位: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

Copyright 粤法网分站-公司顾问律师网 Rights Reserved